之前的《如何获取文献》介绍了方方面面,不单单是下载文献,而对于下载文献,scihub必须是首选,虽然我们有备选方案《sci-hub如果挂了,你还有神器下文献吗?》,但总是没scihub爽,之前介绍了用洋葱链接,《再不用担心打不开sci-hub了 听说你也在读文献》,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还测试了一下,现在依然可用!

目前挂掉的scihub镜像已经很多,导致很多人认为scihub没法用了,其实还有很多的镜像是可以用的,当然能用的,以后也可能会挂,但新的镜像我相信还是会不断出现的,大家且行且珍惜吧。

Continue reading

画一只恐龙

大家是否还记得我的《webinar录播 (2017-10-24):plotting tree + data》,这可以说是R画图最好的课程,PPT也分享给大家《ggtree直播PPT第一部分》和《ggtree直播PPT第二部分》。

我在PPT中,用了meme,发现没有R包可以做,于是我写了一个R包来做这个事情。

后来又写一个R包来实现字体的阴影效果:

Continue reading

最近似乎就oncotarget是否要被SCI踢出来这事情,真真假假的报道挺多。以我的观点来看,它被踢是正常的;它不被踢也迟早要被踢!就像当年它的影响因子还在7点多的时候,我就预言oncotarget药丸一样,结果就直接掉到5点多,然后关于神刊的报道就开始多了起来。

话说我在某高校工作的时候,有一个同事,他跳槽了!跳槽前各种暗渡陈仓,压着文章不发表,蓄谋已久的事情,然后就在跳槽的当年,可能为了掩饰,当年还继续招生,结果当然坑惨了那一届的学生,当然前面两三届也惨,因为数据压着不发表。

虽然离职前和旧单位签了协议,数据是在旧单位做的,发表文章旧单位必须是通讯作者,仅此而已,反正都是他通讯,挂两单位而已嘛,这在学术界再正常不过。此人去了新单位之后,本来该发文章了,原来的学生干了几年,也该给人一个authorship了,然而他把新单位的领导放在了第一作者,自己当了通讯,原来的学生嘛,见鬼去了,其他作者多半是他的新同事/学生。当然通讯也没挂原单位,对于没有社会契约精神的人来说,协议就是一张废纸。

Continue reading

使用新姿势玩KEGG

有小伙伴说他要用gage这个包,因为可以选择sigmet这个index,然后得到的结果只有signaling and metabolic pathways,而不会有他不关心的disease pathways。然而也有各种不爽,他最喜欢的还是clusterProfiler,但没办法只做某些pathways。

我发现大家对clusterProfiler有各种误解,各种觉得没办法,我也很无语啊,明明我写了大量的文档,你们偏不看。clusterProfiler啥都可以做,你想做COG,domain这些没有内置支持的富集分析都可以的,因为clusterProfiler是通用的分析工具,啥都能做。

说到gage的pathway index,这其实是他们对pathway有个分类,这个数据就在https://pathview.uncc.edu/data/khier.tsv可以下载到,要支持他还不容易,但我不喜欢把别人的东西打包在自己的包里,所谓走别人的路,让别人无路可走,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。所以呢,我不会内置支持的,你们自己玩。

Continue reading

画个小圈圈

之前我发表读书笔记《主成分分析

这可能是你见过最好看的PCA图了,有人在「宏基因组」群里问有没有什么包可以画?像这种提问,我以前是吐槽过的,请猛击《如何画类似MEME的注释序列》,当然说什么都没用,大家就是喜欢凡事问有包吗?因为包治百病嘛,不信你送个包给你女票试试!

jimmy回答说ggbiplot可以画差不多的,于是「宏基因组」公众号立刻就出来一篇《ggbiplot-最好看的PCA作图:样品PCA散点+分组椭圆+变量贡献与相关》,后面又有人提问,能不能加两个置信区间?@Chenhao童鞋就给出了解决方案,并且写了篇博客文介绍.

他的作图是基于ggord包,只能应用于LDA,于是「宏基因组」公众号又跟进发一篇《比PCA更好用的监督排序—LDA分析、作图及添加置信-ggord》,你会发现他们介绍同一类型的作图,一会这个包,一会那个包,一会某包有A功能,某包又有B功能,我就不说什么了。

Continue reading

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问题,差异基因一大堆,到底该选那个来做下游的实验验证?这个问题,说白了是个基因「重要性」的打分问题,你做差异基因分析的时候,就可以看做是个打分的过程,p值是你的统计量,p值越小,打分越高,然而所有的打分都是辅助帮我们进一步缩小范围而已,并不是打分越高就越「重要」,如果打分可以说明一切,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实验验证了。所以像差异基因分析,我们一般是卡p < 0.01或p < 0.05来过滤,把p值小的基因留下来,但我们并不能说p值最小的基因就是最重要的。

回到开头的问题,我们要的是对打分(差异分析)结果再利用别的手段,再一次进行打分,进一步缩小范围。比如你可以通过构建相互作用网络,通过分析betweenness,找hub分子。当然打分不一定是要基于基因/蛋白水平,也可以是通路水平,比如你可以用clusterProfiler进行富集分析,然后把你的目标限定在某个/些通路上。反正就是各种手段一起上,直到你能够限定到少量几个基因上,对于做实验验证的人来说,再好不过。

上一周发表的《GOSemSim: GO语义相似性度量》,我记录了GOSemSim包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场景,它当然也可以拿来给基因/蛋白质打分。比如你用clusterProfiler分析后,就想验证某一通路,但不知道要选这个通路的哪个基因来做为切入点。

首先问一个问题,同一通路上的基因功能相似性高吗?大家可能会潜意识地认为应该比较高,这不一定的,基因/蛋白有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,但这种相互作用可能只是「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」而已,可能偶尔才来一发,这种属于约会型。一个基因/蛋白通常会参与到多条不同的通路中,如果两个蛋白在不同的通路中经常一起出现,那么它们的功能相似性才会高,这种属于基友/闺蜜的死党型。今天就来讲一讲到底谁和谁在约会,谁和谁又是死党。

Y Han, G Yu, H Sarioglu, A Caballero-Martinez, F Schlott, M Ueffing, H Haase, C Peschel, AM Krackhardt. Proteomic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ome of FMNL1 in hematopoietic cells unveils a role in calcium-dependent membrane plasticity. Journal of Proteomics. 2013, 78:72-82.

这篇文章是和慕尼黑工业大学(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)合作的一篇文章,使用了Co-IP去拉蛋白,再用LC-MS/MS进行鉴定,Co-IP是鉴定蛋白相互作用的常用手段,当然拉下来的蛋白不见得就是有真实的相互作用,它甚至于可能只是背景污染而已,所以我们需要对拉下来的蛋白进行打分,找出一些可能性比较高的候选蛋白进一步进行验证。

Continue reading

给你一顶帽子

圣诞节期间,一个个在@微信官方,要加圣诞帽,这让人想起了以前:

今天是马化腾的生日,转发5个群,自动开通一个月的QQ会员

这班玩QQ长大的孩子,现在变成了玩微信的油腻中年了。

做为biobabble公众号的粉丝,我觉得你们是有能力用两三行R代码来给自己加个帽子的。由于我在过圣诞节,所以这篇文章没有能够及时推送出来,就当马后炮吧,不合时宜地调侃一下大家。

Continue reading

Author's picture

Guangchuang Yu

a senior-in-age-but-not-senior-in-knowledge bioinformatician

Postdoc researcher

Hong Kong